表面即模型的上下表面,图 7、图 8。
图 7,上表面,模型朝上的表面
图 8,下表面,模型朝打印平台的表面
这些表面的厚度由表面层厚度决定,表面速度为这些上下表面的打印速度(喷头一边挤出料丝一边移动时的移动速度)。
速度越慢,模型打印质量越好。建议速度范围为:10-70mm/s
即模型内壳(也叫内壁,是模型的内部构造,打印完成后眼睛不可见)的打印速度, 9中2号轨迹的打印速度。
速度越慢,模型打印效果越好。建议速度为:10-45mm/s
即打印模型内部填充的速度,图 9中3号轨迹的打印速度。
建议速度为:10-80mm/s
支撑是用于支撑模型悬空部分不因为重力原因在模型打印时掉下来的辅助结构。
其结构也类似于模型,但打印完成后需去除。
建议速度为:10-80mm/s。
为方便说明图 10使用了手动支撑作为演示:
图 10,未切片时的手动支撑示意图
支撑填充速度即打印支撑时其内部的填充轨迹的打印速度。
Wiibuilder1.6.0.1之后的版本中默认去除了支撑外壳,故支撑填充就是支撑主体结构,其速度即支撑主体的打印速度如图 11:
图 11,箭头所指即支撑填充
即模型第一层的打印速度,如图 13、图 14、图 15、图 16中的序号1的部分即为模型的第一层。
初始层速度即为这些部分的打印速度。建议速度为:10-35mm/s
图 13,无底板辅助结构时,1为模型第一层
图 14,加衬垫时,1为模型第一层
图 15,加边缘时,1为模型第一层
图 16,加线条时,1为模型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