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3.7 “底板”界面:
图 31 Raft与模型间隙(单位mm):即在模型底层添加衬垫时,该衬垫最上面的那一层与模型第一层的间距,如图 33。该间距的大小决定了衬垫与模型剥离的难易程度。间距越大越容易剥离,但模型第一层的成型质量越差,间距越小衬垫与模型粘接越紧密.为0mm时可能无法剥离,大于0.3mm模型第一层可能无法成型, 默认设置0.19mm,此值是在喷头间隙正常情况(即喷头归到零位时喷头与打印平台的间距恰好是一张常用A4纸的厚度,一张常用A4纸的厚度约为0.1mm)下的一个合适值,如果喷头与打印平台的间隙过小,则raft与模型的间隙要调大,如果喷头与打印平台的间隙过大,则raft与模型的间隙要调小。建议按照0.03mm的梯度根据实际情况上调或下调。
图 32,未切片前
图 33,切片后(加衬垫),图中箭头所指的空白部分即衬垫与模型的间隙
Raft边缘(单位mm):即模型底层衬垫的边缘与模型第一层侧面的间距,如图 34。值越大raft面积越大,打印越耗时,但模型越不容易翘边。值越小raft面积越小,打印耗时越短。根据需求的打印时间与打印平台的面积进行调整。建议按照2mm梯度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整。
图 34,衬垫额外边缘示意图 Raft底面厚度(单位mm):即衬垫最底层(与打印平台接触的那一层)的厚度。 模型初始层与第二层的重叠率:即模型打印第一层与第二层的重叠率。 (以上2个参数在不更换喷头规格时,无需调整。) Brim线数目:即在模型第一层周围添加紧密连接的一圈圈轮廓如图 35,打印完成后需要去除,圈数越多模型越不容易翘边,但会增加打印时间,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调整,建议调整间隔为5条。
图 35,Brim线数目即图中2结构的圈数 Skirt线数目:在模型周边添加的一圈圈线条如图 36,但线条与模型不接触,用来让挤出器将料丝先挤出一段,提高打印模型第一层料丝挤出的流畅性,3条为较合适,。设置为0时不加任何线条,设置大于3时为设置的值,小于3时为默认的3条。
图 36,线条 以上参数对应于指定类型的底板,底板类型在基本设置界面中选择。(若基本设计界面选择衬垫,则此处修改Brim与Skirt参数则无实际效果。)衬垫可以使模型较好的粘住底板,但打印衬垫打印较耗时。边缘(Brim)在打印ABS等材料时可以防止翘边,打印的耗时要小于衬垫。打印小模型(长宽小于50mm)可以只加线条(Skirt)。满尺寸(指平台大小尺寸)测试时,底板类型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