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3.11 “机器”界面:
图 40 WEEDO系列3D打印机包括单喷头机器和双喷头机器,在模型转换切片时,用户需根据所使用的机器设置相应的喷嘴直径,目前WEEDO系列3D打印机均采用0.4mm直径的喷嘴,如更换过喷头请更改为实际的喷头直径。(若需更换喷头,请提前联系厂家。) 3.12线宽标签页:
图 41 线宽(Line Width): 打印模型时挤出器将料丝挤出压在打印平台或者之前打印的材料上,线宽指这些按照指定路径挤出材料的线条的宽度,例如图 42中的路径1、2、3的宽度分别代表外壳线宽、内壳线宽、填充线宽。
图 42,单层gcode示意图 关于外壳、内壳、表面、填充、支撑的解释请参考速度标签页中的介绍,底板线条与边缘参考底板标签页中的介绍。 外壳线宽:打印外壳时的路径宽度。 内壳线宽:打印内壳时的路径宽度。 表面线宽:打印表面时的路径宽度。 支撑线宽:打印支撑时的路径宽度。 底板线条/边缘的线宽:打印线条或者边缘底板时的路径宽度。 衬垫表面层线宽:衬垫默认分为4层如图,表面层是最上面那一层,与模型接触,衬垫表面层线宽即打印最上面层时的路径宽度。 衬垫中间层线宽:衬垫中间两层的打印时的路径宽度。 衬垫底层线宽:衬垫底层是衬垫最底下的一层,与打印平台接触。衬垫底层线宽即打印衬垫最底层的路径宽度。 擦除塔线宽:打印擦除塔(请参考双喷头中的擦除塔)时的路径宽度。 以上线宽的设置与喷头的直径有关系,默认参数是经过测试的WEEDO系列机器默认参数。在更换喷嘴直径不是0.4mm的情况下,用户可自行设置线宽。外壳线宽、内壳线宽、表面线宽、支撑线宽、底板线条/边缘的线宽、衬垫表面层线宽、擦除塔线宽设置为喷头直径较好。填充率较低时(低于50%)填充线宽越大,填充结构越牢固。衬垫中间层线宽为喷头直径的1.75倍,衬垫底层线宽为喷头直径的两倍。 以上参数默认值是经过测试目前较合适的值,对于有更高打印要求的用户请根据参数解释及建议自行探索。
3.13 “翘边预防”标签页:
打印大模型(长或宽大于130mm)而不加衬垫Raft或边缘Brim)时,模型四周无法粘牢,容易出现翘边的现象,如图48所示:
图 44 可在该栏下设置参数,防止翘边;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Z轴偏置:即将Z轴偏置改为负值,设置模型与打印底板的间隙变小,使得模型与打印底板粘贴更紧,防止翘边; 通常请按照默认值0。若是喷头间隙小,可调整此参数为正值,建议按照0.05mm为间距。若是喷头间隙大,可调整此值为负值,建议按照0.05mm为间距。 ②表面层额外轮廓数:即在模型与打印底板贴合的表面外圈轮廓处增加轮廓数,使模型底面具有更大的径向分布,适应收缩,防止翘边;如图49 标注3 所示。
③初始层温度增量:即设置模型打印第一层(加底板则为底板第一层,不加底板,则为模型第一层)的温度高于以后打印温度,高温使模型底层粘得更牢,防止翘边。默认参数为多次试验后较合适参数。 改变参数后,得到的上述模型打印效果如下图:
3.14接缝标签页
接缝(seam)的产生是由于外壳的路径是一条封闭的路径,其起始点与终点重合的地方因为料丝的叠加(打印外壳路径时料丝挤出量足够)或者缺失(打印时漏丝较多)导致凹下去或者突出来的一条缝,在FDM中目前因为成型机制的原因无法完全避免,只能尽量减少。接缝参数的设置可以将调整接缝的位置以达到打印出来的模型接缝尽量少,提高表面质量。 接缝形状如图51中圈中所示:
图 48
接缝类型:如图
最近位置:即外壳起始点根据模型的特征,自动计算两个相邻轮廓接缝处的距离,算出最节省时间的接缝位置。通常默认为最近位置。 设置打印模型的接缝位置为最近位置,打印模型效果如下:
指定位置: 即打印外壳时起始点是所有线段相交点离指定位置最近的一点,图53演示了如何确定某一层gcode数据中指定位置的接缝点,当将指定位置设为(x=100,y=100)时,可以明显看出B点离P点最近,此层的接缝点将在B点
图 50,指定位置单层中接缝点的确定,PB线段最短
设置打印模型的接缝位置为指定位置,打印模型效果如下:
图 51 随机位置,即接缝点可能随机在所有轮廓线段相交点的任意一点,如图55中,将接缝设为随机位置后可能是A、B、C、D中的任何一点。 设置打印模型的接缝位置为随机位置,打印模型效果如下:
图 52 尖角位置:即将接缝隐藏在含有尖角(尖角的比较尖的那一端可能指向模型内部,也可能指向模型外部)的位置,这样打印出来的模型接缝被减少。
图 53,接缝隐藏,箭头所指位置即隐藏的接缝位置
设置打印模型的接缝位置为尖角位置,打印模型效果如下:
图 54 接缝位置X坐标:确定指定接缝位置的X轴坐标; 接缝位置Y坐标:确定指定接缝位置的Y轴坐标; 接缝隐藏设置:即将接缝隐藏,将接缝点隐藏在尖角的部位,默认设置即可。 接缝位置相对:即选择确定接缝位置是否相对设置,默认设置即可。 3.15其他”界面:
图 55 表面层厚度(单位mm):即模型表面层厚,表面层越厚越利于模型封顶(形成一个闭合的模型),但越耗时间,默认值是经过测试的较节省打印时间又恰好可以封顶的值。 模型水平补偿量(单位mm):即模型水平方向尺寸出现偏差时,设置正值会给模型水平尺寸进行正向补偿,按照材料的收缩率自行调整。机器标配的PLA不需调整,默认设置为0。 开启左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可以使挤出的料丝更快冷却。打开后使悬垂打印表现更好,同时也可防止拉丝。若使用材料为ABS, 此选项可不勾选。 开启保温壳:环境温度较低或打印ABS耗材时,可以勾选在模型外侧增加一层保温壳,防止打印翘边,默认不开启,用户可根据使用耗材参数勾选。(保温壳为最外层,若是双色模型增加了保护壳,保温层在保护壳外部) 壁厚层数:影响模型的打印壁厚,层数越多,模型的壁越厚,模型越坚固,一般默认设置两层,用户可根据需要调整该参数的设置。
图 57 如上图,在“高级功能”中所有参数更改后,确认或应用即可将修改后的参数保存,确认是保存参数后关闭界面,应用是只保存不关闭。点击取消或图59中4号圈中的关闭按钮会直接关闭界面,修改后的参数将不会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