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ibuilder高级设置: 速度标签页====== 速度参数控制着打印模型时各电机的速度,影响着打印模型的质量与时间。\\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3449.png|}}\\ \\ =====1. 表面速度(单位mm/s)===== 表面即模型的上下表面,图 7、图 8。\\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3600.png|}}\\ 图 7,上表面,模型朝上的表面\\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3722.png|}}\\ 图 8,下表面,模型朝打印平台的表面\\ \\ 这些表面的厚度由表面层厚度决定,表面速度为这些上下表面的打印速度(喷头一边挤出料丝一边移动时的移动速度)。\\ 速度越慢,模型打印质量越好。建议速度范围为:10-70mm/s\\ \\ =====2. 外壳速度(单位mm/s)===== 即模型外壳(眼睛可以看到的模型侧面,也叫外壁)的打印速度,图 9中1号轨迹的打印速度。\\ 速度越慢,模型打印效果越好。建议速度为:10-40mm/s\\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3815.png|}}\\ 图9\\ \\ =====3. 内壳速度(单位mm/s)===== 即模型内壳(也叫内壁,是模型的内部构造,打印完成后眼睛不可见)的打印速度, 9中2号轨迹的打印速度。\\ 速度越慢,模型打印效果越好。建议速度为:10-45mm/s\\ \\ =====4. 填充速度(单位mm/s)===== 即打印模型内部填充的速度,图 9中3号轨迹的打印速度。\\ 建议速度为:10-80mm/s\\ \\ =====5. 支撑填充速度(单位mm/s)===== 支撑是用于支撑模型悬空部分不因为重力原因在模型打印时掉下来的辅助结构。\\ 其结构也类似于模型,但打印完成后需去除。\\ 建议速度为:10-80mm/s。\\ 为方便说明图 10使用了手动支撑作为演示: \\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025.png|}}\\ 图 10,未切片时的手动支撑示意图\\ \\ 支撑填充速度即打印支撑时其内部的填充轨迹的打印速度。\\ Wiibuilder1.6.0.1之后的版本中默认去除了支撑外壳,故支撑填充就是支撑主体结构,其速度即支撑主体的打印速度如图 11:\\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119.png|}}\\ 图 11,箭头所指即支撑填充\\ \\ =====6. 支撑表面速度(单位mm/s)===== 即模型支撑上、下表面的打印速度,如图 12。\\ 建议支撑表面速度为:10-60mm/s\\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210.png|}}\\ 图 12,图中箭头所指从上到下分别为支撑上表面和下表面\\ \\ =====7. 初始层速度(单位mm/s)===== 即模型第一层的打印速度,如图 13、图 14、图 15、图 16中的序号1的部分即为模型的第一层。\\ 初始层速度即为这些部分的打印速度。建议速度为:10-35mm/s\\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340.png|}}\\ 图 13,无底板辅助结构时,1为模型第一层\\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432.png|}}\\ 图 14,加衬垫时,1为模型第一层\\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520.png|}}\\ 图 15,加边缘时,1为模型第一层\\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631.png|}} 图 16,加线条时,1为模型第一层\\ \\ =====8. 空走速度(单位mm/s)===== 即喷头不挤出料丝时的移动速度,如图 17中的箭头所指部分路径。\\ 建议支撑表面速度范围为:10-150mm/s\\ \\ {{:f152s:微信图片_20191202154736.png|}}\\ 图 17,空走轨迹示意图\\ \\ \\ **以上速度会根据基本界面的综合速度自动计算,因此一般无需设置;若要特别指定某些部位的速度时,可以根据需求单独设置。(原则:速度越慢,打印越精细,模型效果越好)**